古玩城联盟,古玩城联盟网,古玩城网,古玩市场,收藏品市场,全国古玩城

秋风起 菱角香

更新时间:2020-10-28 08:49点击:

  俗话说:“秋风起,菱角香。”秋天一到,菱角到了收获季节。菱角是南北方都很普遍的水上植物,也是人人都爱吃的时令鲜食,因此,古代文人留下了很多采菱的诗词。南朝梁江淹的《采菱曲》曰:“秋日心容与,涉水望碧莲。紫菱亦可采,试以缓愁年。”观赏如此婀娜多姿的女子采菱,谁还有忧愁呢?所以张九龄说“兰棹无劳速,菱歌不厌长”。看秀女采菱,曲子要慢慢欣赏,再长也不厌烦。刘禹锡就曾写过一首很长的《采菱曲》,其中写到:“白马湖平秋日光,紫菱如锦彩鸾翔。荡舟游女满中央,采菱不顾马上郎。争多逐胜纷相向,时转兰桡破轻浪。”描绘了女子采菱的情景。白居易有《看采菱》诗曰:“菱池如镜净无波,白点花稀青角多。时唱一声新水调,谩人道是采菱歌。”当温庭筠看到满塘的“菱荇”和有人乘船东归时,缕缕乡愁萦绕在胸间,勾起了他思乡的愁绪:“湖上微风入槛凉,翻翻菱荇满回塘。野船著岸偎春草,水鸟带波飞夕阳。芦叶有声疑雾雨,浪花无际似潇湘。飘然篷艇东归客,尽日相看忆楚乡。”明代诗人张元凯的《采菱词》则犹如一幅绝妙的采菱图:“菱角何纤纤,菱叶何田田。……娇容入花乱,素腕随荇牵。要住语绸缪,风动裙带偏。”

 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金农《采菱图》(见图)。作品纵26.2、横35厘米,创作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时年作者72岁,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、出神入化的境界。图中远山若隐若现,近处的一弯赭色沙丘在湖中缓缓伸展,景色描绘得简约空旷,有秋高气爽的感觉,令人心旷神怡。湖面上水平如镜,一簇簇菱叶茂密碧绿,几只小舟在青萍间竞相划动。采菱女衣着鲜艳,既强调了采菱主体,又丰富了画面色彩。让人看到一群妙龄女子吟唱着轻柔舒缓的曲子,划着一叶扁舟,卷起衣袖,露出凝脂般白皙润滑的手臂,弯下腰肢去水面采菱,勾画出一幅美轮美奂、勾人魂魄的采菱图。如明代杜琼《采菱图》诗云:“苕溪秋高水初落,菱花已老菱生角。红裙绿髻谁家人,小艇如梭不停泊。三三两两共采菱,纤纤十指寒如冰。”金农博学多才,涉猎丰富,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,而且具有精湛的书法功力。画面的顶端有一大篇题跋,可谓匠心独具。跋文是:“吴兴众山如青螺,山下树比牛毛多。采菱复采菱,隔舟闻笑歌。王孙老去伤迟暮,画出玉湖湖上路。两头纤纤曲有情,我思红袖斜阳渡。此诗余题赵承旨《采菱图》之作也,清夏无事,画以遣兴,又书此诗,奉寄高流一笑。曲江外史记于广陵僧舍。”

  古时,菱角被看作是粮食,《光绪顺天府志》记载:菱角“生啖不甚甘脆,惟蒸曝亦可充粮。”夏末初秋之际,正是采摘菱角和芡实的最佳时节,此时食用菱芡,新鲜味美,营养丰富。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菱角的美味赞不绝口:“嫩剥青菱角,浓煎白茗芽。淹留不知夕,城树欲栖鸦。”芡实营养价值高,美味可口,是滋补的佳品,除食用外,还可酿酒。根、茎、叶、果均可入药。宋代诗人葛胜仲对芡实情有独钟:“盘里明珠芡实香,尊前堆雪脍丝长。”古人有很多食用“菱芡”的诗词,如“菱角鸡头应已厌,蟹螫马颊更勤餐”(苏辙),“菱角鸡头荐晚杯,诗成不受片云催”(苏泂)等。民俗学者邓云乡在《菱角》一文中写:“生时绿中泛红,煮熟后呈褐色,吃起来极其鲜嫩。”金云臻先生对芡实的美味有描述:“芡实有老、嫩、二苍之别。老者绿中带紫,嫩者浅黄,只有二苍呈碧绿色最中吃。……沉李浮瓜都缺乏它的隽永之致。”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