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玩城联盟,古玩城联盟网,古玩城网,古玩市场,收藏品市场,全国古玩城

宋朝当官 居然年入千万?

更新时间:2021-07-03 09:08点击:

 来源 :印客美学

  文/不见天

  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,常常看到主人公手里拿着铜钱或者银两,有的还会提着一串的铜钱。

 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小印一样好奇,这些钱到底价值几何呢?

  古人又是怎样花钱的呢?

  宋代当官年薪1500万?!

  根据《宋史·食货志》中记载的银两对大米的购买力可知,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约折合人民币1,425元。

  宋朝时期官员工资收入之丰,为历代之最。

  都拿掌握实权的正一品官员来说,宋朝官员的月收入,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28.3万元,年收入超过1500万元。

  而唐朝一品官员的年收入是172.6万元,到明朝就只有13.3万元了,差距显而易见。


 

  这与宋朝时期发达的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。

  经济好,自然生活水平、工资收入就上来了。


 

  但有意思的是,由于官制本身十分混乱,在宋代官阶相同的两个官职工资居然有天壤之别。

  比如同为正一品的三师和宰相,俸禄却相差一倍多。


 

  根据《宋史·食货志》中记载的银两对大米的购买力可知,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约折合人民币1,425元。

  三师的月收入(月俸、正俸与其他加总)为360两银子,那么360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就是51.3万元。


 

  而正儿八经把持朝政的宰相,一个月的收入(月俸、正俸与其他加总)则有900两银子,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28.3万元,年收入超过1500万元!


 

  尽管如此,宋代俸禄低下的官员也不在少数,他们的收入大都在12到15贯钱之间,在贫困线附近挣扎。

  虽然唐朝官员的收入无法与宋朝相比,但也相当可观,福利待遇也比较完善。


 

  而明朝时期官员的收入,就连高级官员也只能艰难维持生活,大部分还要靠收受地方官员的贿赂来养家糊口。

  在地方为官,连基本的饮食都不能保证,只能靠截留税收了。


 

  这样看来,在宋朝当官是很不错的,收入稳定,福利待遇又好。

  那么平民百姓的收入怎么样呢?

  北宋诗人张耒有诗云:“负薪入市得百钱,归守妻儿蒸斗粟。”说的是洛阳山区的山民每日劈柴卖柴,可获得100文钱的收入。


 

  由此可见,底层民众一天的收入大约为100文左右,在宋代,1贯钱是1000枚铜币,折合人民币约465元,100枚铜钱,则为46.5元。


 

  唐朝时,虽然从事商业活动的百姓逐渐增多,但大部分百姓的生活仍然是贫困的。

  就连大诗人韩愈都在温饱线上挣扎。


 

  韩愈做国子博士时的月收入为25贯钱,要养活家里百余口人,平均下来一人大约250文钱左右,那么每人每日就是8.3文钱。

  在唐代,1枚铜钱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为0.2元钱,8.3文钱,折算下来只有1.6元,一家人只能吃了上顿儿没下顿了。


 

  要是一个人能够日挣300文钱以上,就已经是中产阶级的水平了。

  明朝时期农民的收入算是比较低的,只够温饱。

  农民一年的粮食收入为280斤,一斤粮食价格约为40文钱,280斤粮食就是11200文钱,那么日收入则为30文钱,折算人民币为24元。


 

  一文钱到底能买啥?

  宋人的生活,可以说是十分有趣味的。

  宋朝的城镇内商铺林立,瓦肆勾栏遍布,无论是巨贾富商还是小工商业者,都有一隅栖身之地。

  米行、水果铺、茶肆、药房、果子行、肉行等,有160行以上。酒楼相对,连门外招揽生意的重重锦旆随风扬起,都遮住了天日。


 

  在没出现纸币前,宋朝的流通货币是铜钱,一文铜钱折算成人民币约为0.465元钱,1贯钱是1000枚铜钱,折算为人民币就是465元。

  1文钱看似不多,但却能做很多事。


 

  1文钱可以买到两只广东的小螃蟹,在杭州的歌舞瓦肆中听一曲婉转悠扬的清平乐,配上一杯清茶,可以买一块陆游同款饴糖,七颗蒸枣。


 

  10文钱,即4.65块钱,则可以在开封府普通的小饭店里吃一份精细时蔬,当然了,如果不嫌单调,或者赶时间,也可以去粥店囫囵吞咽5碗白粥。

  在杭州城的大浴场泡一次澡,还可以买一个鸭蛋。


 

  100文钱,即46.5块钱,可以买一颗产自建安的壳朱似火、肉白若水晶的皱玉荔枝,或一颗苏州产的皮薄味珍、香甜温润,味似乳酪的蜜柑。


 

  可以在江陵与旧友饮一场酒,浮一大白,再高谈秋月,低吟春风,畅快至极。还可以租借马匹,在开封城内不限里程,游玩一日。


 

  1贯钱,即465元钱,则可以买一本正入时的,校勘精湛的《杜甫诗集》,品味一只专供宋仁宗的螃蟹的风味。


 

  浮生一日,银钱多少可以暂且不论,各有各有的欢喜。

  由于唐朝时就放开了一切商业赋税,且社会环境定,使得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开始逐渐增长。


 

  百姓的收入增加了,对商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,据说,当时市场上的消费品达到了450种以上。


 

  商人队伍不断壮大,一些消费量大的城市,成为了商人们的中转站,一日在洛阳停靠的大小船只,就有200到300只。


 

  到了明朝,“画风”就变了。

  明朝前期,经济发展良好,出现过一次“消费升级”,人们开始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。


 

  但由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,整个社会都弥漫着“贱商”气氛,市场消费也就开始萎缩。

  市场通货紧缩的情况维持了一百多年,这一时期的米价超稳定,仅为2至3文钱一石,也就是说,1.4元到2.1元就可以买到200斤米!

  哪个朝代的幸福感更强?


 

  就收入情况来看,宋人的生活成本不算太高,且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覆盖面积很高,和唐、明两朝相比生活相对安逸。


 

  但是宋朝的经济,其实并不怎么健康,财政危机和恶性通胀早就为它的覆灭埋下了种子。

  宋朝初期,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立,除了上交中央的那一部分财赋,其他部分主要留于地方日常开支。


 

  但到中后期,由于军费吃紧、宫廷奢靡,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增强,将地方财政收入盘剥殆尽。

  土地兼并盛行,又无精确的土地记录,导致田赋流失严重。且这一时期的税杂税、重税也层出不穷。


 

  此时地方的财政已经是空中楼阁,近乎崩溃。

  而且宋朝初期使用铜钱,又出现了严重的“钱荒”,就是市场上没钱了。


 

  为了解决“钱荒”,纸币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
  但晚宋时,朝廷疯狂印钱,大量纸币流入市场,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。

  英宗时期三十文,即13.95元一斤的羊肉,到了宋朝末年,涨到了一斤要385文钱,即179.03元。


 

  这几乎是唐朝灭亡的历史重现。

  “安史之乱”后,大量户口和土地流失,政府收入锐减,而“两税法”未得到正确施行,百姓依旧需要缴纳大量税赋。

  后期还要强制征收粮食,征收的粮食要押运到京城,路途遥远,车牛都容易死亡。


 

  且朝廷垄断食盐的经营,导致盐价暴涨,很多百姓连基本的调味品都买不起了。

  “苛政猛于虎”,哪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呢?


 

  明朝和宋朝正好相反,大量白银没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,物价长期低迷,经济转入通货紧缩。


 

  大量白银囤积在商人手中,他们不扩大生产,而是迅速退出市场,买地买房。

  市场不发达,就算有钱也没处花,消费生活低迷、压抑,百姓的幸福感自然就弱了。


 

  百姓的幸福感降低,往往预示着政权的危机,它潜藏于这一片繁华笙箫之下,终将撕破假象,冷眼旁观王朝的坍塌。

  参考资料:

  [1]蔡历丞。宋朝常民生活:以徽宗朝为研究[J]。兰台世界,2021(03):151-155。

  [2]孙君恒,韩兆笛。韩愈收入支出研究——兼论韩愈“谀墓金”[J]。周口师范学院学报,2020,37(01):1-8。

  [3]陈忠海。明朝经济发展为何由兴至衰[J]。中国中小企业,2017(02):68-71。

  [4]霍有光,霍天翔。北宋的物价、居民收入与城市消费水平初探[J]。江南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2,11(04):54-61。

  [5]程民生。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[J]。史学月刊,2008(03):100-111。

  [6]何忠礼。宋代官吏的俸禄[J]。历史研究,1994(03):102-115。

  [7]孟元老。东京梦华录笺注[M]。中华书局,2006。

  [8]安格斯·麦迪森。世界经济千年史[M]。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。

  [9]李焘。续资治通鉴长编[Z]。北京:中华书局,2004。

官方微信